一封电子邮件何处而来,又去往何处,可能只有算法知道。但你的注意力,却成了科技公司眼中的财富。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一句话,谷歌就得掏出3.25亿欧元。这笔相当于27亿元人民币的罚款,源于谷歌在未经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在Gmail邮箱中插入广告并违规使用Cookie。
这已经不是谷歌第一次因为Cookie问题被法国罚款了——2020年1亿欧元,2021年1.5亿欧元,直到这次3.25亿欧元。
巨额的罚单,庞大的受影响人群
法国监管机构这次出手毫不手软。3.25亿欧元的罚款背后,是谷歌两项主要违规行为。一是他们在Gmail的“促销”和“社交”标签页中,以邮件形式在普通邮件间插入广告。
二是在用户创建谷歌账号时,系统诱导用户选择与个性化广告展示相关的Cookie,而不是通用广告展示相关的Cookie。监管机构明确指出,谷歌没有告知用户“为广告目的存储Cookie是使用服务的前提”。
受影响的人群规模惊人。Cookie相关违规涉及超过7400万个账户,而未经同意展示广告的行为则影响了约5300万用户。这个数字仅统计法国境内的用户,实际全球受影响人数可能要多得多。
广告与隐私的天平,如何平衡?
谷歌靠广告赚钱这事大家都知道,但如何平衡广告投放与用户隐私确实是个难题。谷歌方面表示,他们的用户“始终能够支配”在产品中看到的广告内容。
谷歌发言人还提到,过去两年里公司已经进行了多项更新来解决监管机构的关切。包括在创建谷歌账户时提供拒绝个性化广告的简单方法,以及改变Gmail中的广告呈现方式。
但监管机构显然认为这些措施还不够。他们要求谷歌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否则每天将面临10万欧元的额外罚款。
Cookie:小文本背后的大争议
Cookie只是存储在用户设备上的小文本文件,但它们能帮助网站记住用户信息和浏览历史。实时竞价(RTB)系统允许广告商通过浏览行为和位置来锁定互联网用户。
报告显示,基于“用户观察”的广告系统参与者每天处理和分享人们的数据达数十亿次。在美国,类似谷歌这样的广告技术公司每天向广告主分享你的在线行为和位置高达747次;在欧洲则为376次。
谷歌是最大的违规者,它使用实时竞价系统让广告商通过浏览行为和位置来锁定互联网用户。
不只是谷歌,全球监管在收紧
法国对谷歌的罚款只是全球数据保护加强监管的一个例子。在同一天,法国监管机构还对服饰电商平台希音(SHEIN)开出了1.5亿欧元的罚单。
原因是希音在浏览器上设置广告cookie之前未获得用户的知情同意,通过每月在法国1200万用户电脑上放置的cookie积累了“海量”数据。
这些处罚行动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欧盟对个人数据保护的执法正在加强。这让人想起2018年欧盟实施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该条例为数据保护设立了严格标准。
用户的控制权,究竟在哪里?
谷歌强调用户对自己看到的广告有控制权,但普通用户可能并不清楚如何行使这种权利。在Google Ads设置页面,用户可以关闭广告个性化选项。
关闭后,广告将不会基于与Google帐户关联的个人数据,也不会根据搜索历史或在线行为量身定制。但这也不会完全消除广告,用户可能仍会看到通用广告。
要进一步限制广告数量,用户可以在网络浏览器中使用广告拦截扩展程序或切换到不显示广告的电子邮件客户端。
谷歌股价在罚款消息公布前一天刚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达到2.79万亿美元。市场对谷歌的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但监管的压力正在增加。
科技公司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平衡广告收入与用户隐私尊重。那些看不见的Cookie,那些藏在邮件之间的广告,终究不能以忽略用户同意权为代价。
第二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